酒驾能否取保候审?
磐安刑事律师
2025-04-14
酒驾即酒后驾驶行为,在中国是被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酒驾案件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将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在酒后驾驶导致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可能会被视为情节恶劣,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而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并且驾驶员态度较好,可以协助调查等,司法机关可能会考虑取保候审。需要注意的是,酒驾案件通常会涉及刑事责任,因此具体能否取保候审应当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摩托车或者其他机动车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以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发生多个从业危害后果的,处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或者其他案件中被告人如果释放会继续作案或者破坏证据等,不得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7条: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允许,不得离开所在地市、县;二、未经执行机关允许,不以任何名义参加公开活动;三、未经执行机关允许,不得与有关人员接触;四、未经执行机关允许,不得更改姓名、住址;五、不得销毁、转移、隐匿自己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饮酒驾驶机动车犯定罪量刑问题的解释》第1条:醉酒驾驶机动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八十毫克的,应当认定为“醉酒”。《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饮酒驾驶机动车犯定罪量刑问题的解释》第2条: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上一篇:居民医保可以异地就医报销吗。
下一篇:暂无 了